真皮與合成革人造革的品種和分類
怎樣區別牛革、豬革、馬革和羊革
(一)皮革的分類
不同種類的原料皮能制成不同性質的皮革;同樣采用不同的揉制加工方法,也能得到不同種類的皮革,因此,皮革的種類很多。
1.按原料皮分類
皮革根據原料皮的來源可以分為:牛皮革、羊皮革、豬皮革、馬皮革、其他動物皮革。
2.按重量分類
皮革在生產和銷售中有的以面積計;有的以重量計。因此按皮革的重量可以分為:重革、輕革。
3.按用途分類,
根據皮革的不同用途可分為:生活用品革、生產用革、國防用革。生活用品革又可分為:制鞋用革、服裝用革、箱包用革等;生產用革也可分為:紡織生產用革、球用革等。
4.按照加工方法分類
根據皮革的加工程度、加工方法分為:鉻鞣革、植物鞣革、油鞣革、結合鞣革等。
[小常識]:怎樣區別牛革、豬革、馬革和羊革
皮革的類型不同,其特點和用途也各不相同。例牛皮革面細,強度高,最適宜制作皮鞋;羊皮革輕,薄而軟,是皮革服裝的理想面料;豬皮革的透氣透水汽性能好,較適于制做內衣和兒童用品;馬皮革的纖維結構較為緊密、強度也比較高,用于制作皮褲和皮靴效果較好。
一般來說,皮革表面毛孔的粗細、疏密和分布情況是區分牛革、豬革、馬革和羊革的主要依據。
豬革:革表面的毛孔圓而粗大,較傾斜地伸入革內。毛孔的排列為三根一組,革面呈現許多小三角形的圖案。
牛革:黃牛革和水牛革都稱為牛革,但二者也有一定的差別。黃牛革表面的毛孔呈圓形,較直地伸入革內,毛孔緊密而均勻,排列不規則,好象滿天星斗。水牛革表面的毛孔比黃牛革粗大,毛孔數較黃牛革稀少,革質較松馳,不如黃牛革細致豐滿。
馬革:革表面的毛孔呈橢圓形,比黃牛革毛孔稍大,排列較有規律。
羊革:革粒面的毛孔扁圓,毛孔清楚,幾根組成一組,排列呈魚鱗狀。
人造革和合成革:人造革和合成革是以紡織品或無紡布做底基與合成樹脂結合而成的復合材料,是屬于類似天然皮革的一種塑料制品。它們都具有柔軟耐磨富有彈性等特點,應用十分廣泛。但透氣性差,正面仔細看無自然毛孔反面底板是紡織或無紡布,而非動物皮底板。另外,人造革與合成革耐寒性較差,過冷會變硬、發脆。
(二)皮革的主要品種
1.鞋面革
鞋面革是制造各種靴鞋面所用的皮革,或簡稱面革。鞋面革的特征是:質地柔韌,色澤鮮明,表面細致,厚度約0.6—2.2毫米之間。面革原皮的種類最多,以牛、豬、山羊皮較為普遍。鞣制方法以鉻鞣為主,特種面革亦用鉻一植結合鞣。面革分正面革、絨面革與修飾面革。
(1)正面革:正面革的外觀與質量的關系最為密切,要求革面不應有裂面、管皺及松面現象,顏色應均勻一致,染層須透過粒面并與表面色調相同,革身須豐滿、柔軟而有彈性。正面革表面保持原天然的粒紋,從粒紋可以分辨出原皮的種類。正面革革紋的細致美觀主要取決于原皮的粒面特征。
(2)絨面革:絨面革表面具有絨毛,是革面經過磨絨處理所制成的產品。制造各種絨面革,有的是因為皮革本身具有適于制成絨面革的特征,有的是因為靴鞋品種上的需要而將某些皮革改制,也有的是為了提高皮革的利用率,把比較厚的生皮劈成兩張或三張制成絨面革。
各種絨面革中,麂皮是最好的一種。麂是一種類似鹿的野生動物,毛粗硬而密。麂皮因皮面粗糙,斑疤很多,所以不適于制正面革。麂皮制成的絨面革,絨面細膩、柔軟、光潔,皮質厚實、堅韌耐磨。
羊皮和豬皮等絨面革,主是是為品種上的需要而改制的。羊皮絨面革比較疏松,沒有麂皮細潤,皮質也不及麂皮厚實柔軟。豬皮絨面革分兩種:一種是正面絨面革,是經磨去粒面而制成,絨毛較短較細;一種是反面絨面革,絨毛較粗較長。
牛皮絨面革亦叫牛皮反絨革,是由于原料的皮面比較粗糙或斑痕過多,制正面革有礙美觀,因此制成絨面革。絨面牛皮的絨面比麂皮和羊皮都要粗糙,用手在絨面上撫摸,色澤就會顯出深淺不勻的狀態。牛皮絨面革有兩種,一種是染有棕、黑等顏色的普通絨面牛皮,另一種是不染顏色結合鞣絨面牛皮革,這種絨面革的顏色隨所用鞣料的種類和用量而不同。
(3)修飾面革。
修飾面革是經壓花或搓紋等不同方法制出人造的表面,式樣的變化極多,比較美觀細致。軋花紋是在原來的光面皮上加上一些凹凸形的硬印花紋,花紋的種類很多,有大小顆粒紋、格子紋、桔皮紋、細皺紋、魚鱗紋、甲殼紋、蘆席紋等。在光面皮上壓花出于兩個原因:一是為花色品種的需要而軋花;二是有些光面皮的皮面比較粗糙,或者斑痕較多,一經軋花就比較美觀。用以制造軋花皮的皮革,要求革身應豐滿柔軟而富有彈性;不應有裂面管皺或松面現象,涂層應均勻而牢固;顏色應一致,并有光澤。
2.底革
制造靴鞋外底的皮革稱為底革。底革的質地堅韌緊密,厚度一般為3—4.5毫米,特厚的底革在4.5毫米以上。
制造底革的原皮主要是牛皮和豬皮,為了適應靴鞋外底的要求并合理使用原皮,應將原皮按部位切割,取厚實部位來制底革。鞣制方法多用植鞣或鉻一植復鞣。鉻鞣底革僅適于制造光滑細致的薄底鞋,故生產很少。植鞣底革最為普遍,在質量上要求其革面平整無裂面現象,質地應堅實豐滿而有彈性,切口的顏色應均勻一致,并應具有較好的抗壓縮和耐彎曲能力。
3.皮帶革
皮帶革一般是厚度為2—4毫米的植鞣豬、馬、牛革,對這類革的要求是:革質緊密,抗張強度較高,彈性適當,顏色均勻,且不用水溶性色料。
4.沙發革
沙發革多為豬皮革。要求革身豐滿柔軟,彈性好,耐干濕擦性好,具有良好的吸汗透氣性能。涂飾層粘著牢固,不掉漿,不發粘,色澤鮮艷,光澤好,經久耐用不易老化。
5.鞋里革
鞋里革是做靴鞋襯里的皮革,質地薄而柔軟。其表面應光滑細致,不可噴染易溶于水的色料。常用的鞋里革是豬皮制成的本色革。
6.箱包革
箱包革的種類很多,對原皮和鞣法的要求不像面革和底革那樣嚴格,以植鞣豬革和馬(騾、驢)革及結合鞣豬、牛剖層革較多,厚度自0.2毫米至2毫米不等。箱包革應色澤均勻、革面平整,具有適當的強韌性和耐磨性。
7.服裝革與手套革
服裝革多為鉻鞣豬、牛、羊鞣革,鹿皮革等,分正面革與絨面革兩類。服裝革的質地應豐滿柔軟,具有良好的透氣性,革身厚度均勻一致,革面應細致美觀,染色均勻牢固,無脫漿、裂漿、散光現象,并能耐熨燙而不變色。手套革與服裝革相似,質地更應柔軟豐滿而有彈性,厚薄均勻,不得有色花、刀傷,染色牢固。對豬、牛、羊革面的厚度要求不同。
|